来源:券商中国
有着“企业内部银行”之称的财务公司,一直以来由于不面向大众做金融业务,较少在公众视野中露面;然而,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行业发展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的历程,目前已发展成由248多家财务公司组成,总资产规模达5.23万亿元的巨无霸,一些实力雄厚的财务公司,其资产规模甚至堪比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财务公司是经银保监会批准的、由大型企业集团投资成立的,为本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1987年5月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全国能源电力、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各个重要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几乎都拥有了自己的财务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财务公司在为集团内成员企业资金归集结算、为成员单位提供信用贷款、票据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集团节省了大笔的财务成本,也在国企去杠杆的当下,帮助集团置换外部银行债务、保障集团内部子公司资金流动性。
不过,财务公司也有着“成长的烦恼”,券商中国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财务公司,普遍反映了一个共通的问题——监管政策差异性不足。由于目前监管部门对财务公司的监管要求基本参照银行标准,使得财务公司普遍反映监管未能充分考虑财务公司特性,出台符合财务公司运行特点的专门的监管政策,则是行业的普遍呼声。
通过置换外部银行贷款实现集团降杠杆
财务公司运营的基础,在于归集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资金,再加以运用。
在业务范围方面,经监管部门批准,财务公司可从事以下部分或全部业务:吸收成员单位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同业拆借、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商业汇票的承兑、办理成员单位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有价证券投资等。
从目前财务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类型看,大部分仍是存款和贷款等较为传统的银行业务,只不过所服务的对象不是大众,而是集团自身的成员单位。不过,即便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业务,对整个集团而言,也是发挥了节约财务成本、降低集团杠杆率的重要作用。
“相比于银行,财务公司的净息差较小,主要是因为在给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贷款时,贷款价格普遍低于银行水平,目前的利率都是在基准或是基准下浮10%左右,这为成员单位节约了不少贷款成本。”一家港口类财务公司高管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一汽财务公司总经理袁楚云就对记者表示,该公司近年来搭建了集团资金池和票据池,提升了集团资金和票据的集中度和周转效率。在为集团降本增效方面,2017年公司共让利集团成员企业1.4亿元,2018年一季度实现让利集团成员企业3769万元。
除了为集团成员企业节省财务成本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国企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财务公司还发挥了助力集团降杠杆的关键作用。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目前,不少财务公司通过置换成员单位的外部银行贷款,实现资金在集团内部的调剂,帮助集团整体杠杆率的下降。
以哈尔滨电气集团(下称“哈电集团”)财务公司为例,据哈电集团财务公司董事长刘智全介绍,哈电财务公司通过为成员企业发放各类信用贷款,积极置换集团外部贷款。2017年,哈电财务公司为成员企业共发放各类贷款6.3亿元,2018年前五个月,发放贷款7.8亿元。
刘智全表示,财务公司属于集团内部企业,从集团层面来看,整体集团的负债要减少,杠杆要下降;但是集团旗下部分子公司却有较大资金需求,财务公司通过资金调配来最大限度满足成员企业贷款需求,同时对降低集团整体杠杆起到了保障作用。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一汽财务公司董事长曾祥新也表示,对一汽财务公司来说,去杠杆就是协助集团统筹规划融资需求,承接集团全资及控股企业新增信贷业务,以实现对外部融资的替代,压减外部付息债务。
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
一方面是国企“去杠杆”要求下,财务公司需要统筹集团内部资金置换外部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尽管大型国企(尤其是央企)的融资环境并未明显恶化,但上游企业如果融资环境恶化,也会波及自身,加大流动性管理压力。
“对于建设周期很长的项目,以往银行贷款支持项目建设通常采取循环贷的方式。但今年融资环境趋紧后,银行贷款政策也出现了调整,放贷门槛更高,续贷难度加大,令一些此前正常的企业流动性上出现暂时性困难。”上述港口类财务公司高管称,受金融强监管和东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商业银行在东北区域内总体的授信额度在收窄、贷款审批也更严,使得当地一些企业贷款到期后没有新的额度续贷,或是续贷的价格提高。这时企业所面临的流动性“缺口”,就愈发依赖财务公司填补。
另有一大型央企财务公司高管表示,尽管该集团的外部融资条件并未受影响,但由于上游企业的融资环境恶化,导致集团的货款回收难度加大,收账款比重增加,波及自身的现金流变差,也加大了财务公司在集团内部资金调配的压力。
银行眼中的“大金主”
“有财务公司的大都是些央企或国企,这些企业集团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集团资金高度集中在财务公司,所以在其他金融机构眼中,这些财务公司是‘大金主’,都是其他金融机构销售部门竞相争抢的优质资源。”上海一大行人士称。
不过,北京一业内人士透露,财务公司也分资金富裕型和资金紧缺型,并不全是外界眼里的“大金主”。资金归集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集团对财务公司的支持力度。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财务公司中,集团的资金归集程度多在80%以上,近年来随着央企资金集中运用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不少央企财务公司的资金归集程度甚至高达90%以上。
“将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归集到一起的好处是,可以发挥集团整体的优势,对外以更合适的价格拆借资金。在为集团节省财务成本的同时,富裕资金的集中对外投资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上述央企财务公司高管表示。
然而,金融强监管下同业业务的持续萎缩,也给不少财务公司的收益带来了困扰。有财务公司亦表示,其公司以前会帮助集团成员单位进行委托投资,主要就是投资银行保本理财,但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不允许再发行保本理财,而集团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投资都会比较谨慎,如果保本理财不再发行的话,委托投资的渠道就要转向银行表内存款,如结构性存款或大额存单,只是收益可能会不如保本理财高。
呼吁降低或取消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
券商中国记者走访多家财务公司后发现,呼吁建立适用于财务公司的差异化监管体系,是财务公司行业长期以来的普遍诉求。
目前财务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为7%,已经比商业银行要低,但财务公司仍普遍认为这一比例较高。
不少受访人士表示,财务公司具备金融机构、企业集团内部成员的双重属性,这种属性决定了其在经营方式、经营目标和风险特征等方面,与商业银行有着本质区别。但目前监管部门针对财务公司监管的制度依据中,尤其是在业务层面的监管,由于缺乏适用于财务公司的专门性制度法规,基本是参照商业银行的法律体系对财务公司的业务合规性进行评价。
“财务公司是立足服务集团的,而非面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比如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要求就不适用于财务公司。”某财务公司高管称。
降低甚至是取消对财务公司缴纳存款准备金的诉求并不在少数。该央企财务公司高管解释称,财务公司并未吸收外部存款,对集团来说实质上是资金结算平台,财务公司将集团内部的资金归集后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并无十分必要,也降低了资金流量。
上述港口类财务公司高管也表示,财务公司本质是集团的资金池,作为集团子公司,“吸收存款”并不能体现在集团合并报表的“银行存款”项下,集团的“银行存款”只能是集团外部商业银行存款,财务公司的“存款”以不同的资产形态体现在集团合并报表的其他资产项下。这说明,集团各单位存放在财务公司的内部资金,只是委托财务公司临时代管,并不是真正的“存款”,只有财务公司存放在商业银行的那部分资金,才会形成货币体系中的“吸收存款”。因此,对财务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吸收存款”项收取准备金,人为放大了“吸收存款”基数,使企业集团以自有资金承担了金融体系的货币义务和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集团把资金集中到财务公司的积极性。
“头疼”贷款增速约束
除了对存款准备金率有改变诉求外,券商中国记者走访的多家财务公司中,对新增贷款规模的改变呼吁也较多。
“财务公司也要纳入央行的mpa考核,但我们认为,mpa考核指标中,贷款增速、贷款平滑度等监管考核指标并不适用财务公司。我们放贷都是根据集团子公司的项目需求来,有的时候公司项目多,对贷款的需求就大,有的时候项目少,对贷款需求就少,简单的用‘一刀切’的考核指标硬性要求财务公司并不合适。”某财务公司高管称。
袁楚云也表示,每年新增的信贷规模限额与公司开展的汽车金融类业务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对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的金融促销产生一定局限,为集团主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支撑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化工领域的财务公司高管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mpa考核所约束的广义信贷增速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大,公司属于资金富裕型,集团成员单位贷款需求也较多,但mpa考核给公司核定的信贷投放额度较少,还不支持公司增加贷款余额。
券商中国记者从多个消息源核实到,近日,部分央行分支行已在执行调整mpa部分关键参数的要求,以适当放松对资本充足率和广义信贷增速的考核要求,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不过,截至目前,尚不清楚放松mpa考核是否面向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
“我们目前还没有接到有关放松mpa考核的通知。”上述财务公司高管称。